document.write('
')
廈門教育的高質量發展,可以從學校黨建品牌建設中找到答案。圖為學校舉辦活動,孩子們迎接國慶節的到來。(資料圖/受訪者 提供)
在廈門,學校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圖為中小學的升旗儀式。(資料圖/廈門日報記者 林銘鴻 攝)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 佘崢?通訊員 鄒小勤)廈門市教育系統“十佳黨建品牌”近日出爐。
市委教育工委書記、市教育局局長陳珍說,廈門教育高質量發展,可以在這些黨建品牌創建的故事中找到答案。
她說,近年來,廈門學校在黨建品牌創建中,尋找學校成長的密碼——將黨建品牌創建與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相融合,引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
市委教育工委組織處介紹,今年市委教育工委在全市教育系統開展“十佳黨建品牌”評選,足球買半場球,圍繞“學思踐悟黨的二十大精神,比學趕超聚教育黨建合力”主題,旨在進一步堅持和加強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激勵基層黨組織以昂揚的精神狀態、務實的工作作風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
經過前期各基層黨組織擇優推薦申報、初評考察及現場考察等環節,確定23個黨建品牌,入圍上周五的現場展演環節PK,由各校派出一位代表,講述黨建品牌理念、創建機制等。
但是,黨建品牌評選不是演講比賽。市委教育工委組織處介紹,除了現場展演講述品牌故事之外,占評比結果一半權重的是實地考評。
我們今天為您講述廈門市教育系統“十佳黨建品牌”的故事。
廈門市教育系統“十佳黨建品牌”名單
1、福建省廈門雙十中學黨委?
近七成骨干教師是黨員?
雙十追善
[品牌簡介] “善”為“極好”,有引領示范之意;“追善”為奮勇爭先、追求卓越,有高質量黨建引領學校本職業務創優之意;“善”也為善心善行,“追善”有發揮輻射引領作用、愛心回饋社會之意。
雙十黨委創新成立“雙十中學思政研究室”,解決過去思政工作“兵分幾路”的問題——即把黨委委員,各科室主任和全體思政課教師等各方思政力量匯聚在一起,共同上好思政課。
“先鋒派”是思政研究室的品牌項目,也是雙十找到的打開青年學生心扉的“鑰匙”。用大白話說,它是思政老師和學生的座談會,每期有一位主講老師,邀請十幾位學生代表,雙方緊扣重大時事和社會領域熱點問題討論——通過座談,思政老師一方面了解學生的想法,另一方面傳遞黨的聲音,進行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引導。
雙十黨委引領支部,構建“雙十追善·愛滿中華”“雙十追善·情系鷺島”“雙十追善·講經說典”“雙十追善·引領健身”等14個黨支部黨建子品牌,形成“雙十追善”黨建品牌矩陣效應。
雙十的黨建和教育教學深度融合——設立83個黨員名師先鋒崗,近70%的骨干教師、近80%的市級以上各類表彰教師是黨員。學校中高考成績連年位居省市前列,學科競賽捷報頻傳,7所合作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均為所在區域翹楚。
2、廈門市大同小學黨支部?
把每位教師的貢獻和成長放在心上?
大同·同心圓
[品牌簡介] “大同”不僅是一校之名更是美好理想的追求——天下大同、世界大同?!巴膱A”呼應了大同理想所蘊含的“共享”“和諧”,也結合了學校同文化的核心理念——同心同德、同善同行、同礪同進,攜手共繪以“黨建”為圓心,以“同文化”為半徑的同心圓。
“五心”是大同小學黨建品牌創建的路徑,即思想正心、民主凝心、文化潤心、服務暖心、課堂育心。
這所學校在黨建品牌融入時代元素,例如,借助黨建智能化平臺,讓信仰在學校立起來——構建了教師學分銀行,運用學分制,組織教師以學習課程、上傳資源、觀看視頻、發布評論等形式獲得學分,由此形成優質的教師學習資源庫。
讓黨建文化引領校園文化建設。學校開辟“一廊一室一館”,傳播紅色文化;開設“微宣講”,讓黨員將“大主題”和“小事件”相結合,塑造精神正能量;引領踐行《新時代教師職業行為十大準則》,以“年度教師頒獎禮”點贊新時代教師的最佳姿態。
學校把思政教育與學科教學融為抓手,設計實施七個“一百”系列活動課程,百節隊課的線上點擊率已超過百萬次。
大同小學的黨建是有溫度的:讓教師之想和群眾之盼有效達成,做到服務暖心。學校把每位教師的貢獻和成長放在心上,也讓他們把服務意識帶給身邊的群眾。成立十個黨員工作室,設立多個示范崗,創新服務形式,升格黨員名師的輻射效能,促成團隊“全員出彩”。
3、福建省廈門集美中學初中第四黨支部?
四個模塊發揮紅色資源優勢?
四季耕“田”? 南薰育“苗”
[品牌簡介] 以深耕“信仰、責任、奮斗、教育”之田為目標,將黨建品牌創建機制分為“學習季”“規范季”“活動季”“教育季”四個模塊,發揮得天獨厚的集美學村紅色資源,賡續嘉庚紅色血脈。
在學習模塊,支部以大思政課、VR+思政、行走的“思政課”為載體,開設“沉浸式”精品課堂,“走心式”云端課堂,“行走式”黨史課堂,以行踐學,腳踏實地體驗學,將黨課展現在“眼前”、配送到“指尖”、傳播到“耳邊”。
在制度規范模塊,支部強化“頭雁領陣”“支委主陣”“黨員上陣”“群眾助陣”,彰顯每個人都有自身價值的“散是滿天星”的政治擔當。
在活動季,支部以“黨建帶團建”“黨建帶關建”“黨建+德育”“黨建+教學”,建設“面對面”的有形活動陣地,做到了“支部的責任在哪里,活動陣地就在哪里”;運用微信“黨員空中思政講堂”平臺,建設“鍵對鍵”的線上活動陣地,做到“時代發展的步伐在哪里,活動陣地就在哪里”;與關工委共建,建設“手牽手”的崗位活動陣地,做到了“群眾的呼聲在哪里,活動陣地就在哪里?!迸c集美區潯江社區大社公益基金會共建“家校共育”黨群志愿服務工作站,建設“點對點”的任務活動陣地,做到了“攻堅克難的重擔在哪里,活動陣地就在哪里?!?/p>
支部心理教師舉辦“家庭教育微講壇”,建設“心連心”的心靈活動陣地,做到了“信仰基石在哪里,活動陣地就在哪里”。
4、廈門南洋職業學院黨委?
讓黨建走進學生宿舍?
南洋·六創
[品牌簡介] 創設南洋e家,創建公寓黨組織,創立黨委教師工作部,創新紅色教育平臺,創建勤工助學平臺,創建省級文明校園。
南洋學院的黨建品牌,有不少第一。2022年,南洋學院在全國高校中率先開通官方微信平臺“南洋e家”,讓思想政治教育“即時通”、學生教育管理“接地氣”、師生溝通交流“心連心”、會議文件材料“無紙化”。
這所大學在公寓建黨組織,讓黨建走進學生宿舍,并發揮樓棟黨支部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帶頭作用,提升學生自理自律能力,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2022年,南洋學院成立黨委教師工作部,這是福建省高校第一家,為的是讓黨建引領教師發展。黨委將教師隊伍的“紅”“?!苯ㄔO納入工作規劃,遴選培養最美教師、南洋學者、教學名師,構建爭當“四有”好老師的優良生態?!八挠小敝傅氖怯欣硐胄拍?、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
南洋學院還在教學和學生各類活動中融入紅色教育,讓紅色主旋律“唱”起來、紅色足跡“走”起來、紅色精神“請”進來、紅色歷史“說”出來、紅色故事“講”起來。
黨建品牌創建帶來看得見的效應之一是,最近6年的學生就業率連年在95%以上。
5、福建省廈門第一中學高中第七黨支部?
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日益壯大?
學譜系 聚力量
[品牌簡介] 去年,黨中央批準了中央宣傳部梳理的第一批納入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偉大精神,廈門一中高中第七黨支部將支部原有黨建品牌“三尺講臺 散播紅色種子”升格為“學譜系 聚力量”全新黨建品牌。
廈門一中第七黨支部成立“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教育教師專業發展共同體,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日益壯大——4人榮獲廈門市近兩屆教師技能大賽一、二等獎;申報多項省市課題;支部兩位老師的政史融合創新課《砥礪百年,鑄就中國精神》,真正將中國精神發揚于社會大課堂,《流淌的故事,成長的我們——如何做個好公民》讀本在廈大馬克思主義學院指導下出版。
支部教師還大力開展紅色精神教育實踐,組織學生參觀陳嘉庚紀念館、破獄斗爭舊址、華僑博物院、胡里山炮臺。
在學校的不懈堅守下,廈門一中涌現了袁澤清、潘馨蕾、黃禹辰等多位全國、省、市新時代好少年、最美中學生和勵志先鋒等學生先進典型。學校高考成績一直保持全省領先地位,在全體支部黨員的努力下,近九年歷史類前50名總人數達62人,穩居全省前列。
6、廈門實驗中學黨委?
創新“學習共同體” 師生喜聞樂見?
精新實驗?
[品牌簡介] 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惟精惟新”辦學理念,學校黨委以黨建為引領,以黨建文化為載體,賡續紅色血脈,培育時代英才。
廈門實驗中學將支部建在教研組上,創新“學習共同體”,強化黨的理論和教研業務共學習、共研討,以喜聞樂見的方式、生動鮮活的載體,開展情景黨課等“四類黨課”;建成面積6萬平方米的黨建文化資源,不僅成為學校黨性黨史教育基地,更是學校重要的課程資源和育人資源,讓師生學習“行走中的四史教育課”“行走中的語文課、歷史課、思政課、美術課、心理課”等。
這所中學成立思政研究中心,向各年級、各班級派駐思政輔導員,指導其開展日常思政教育工作,并打造特色思政校本課程、構建小初高十二年一體化思政課程體系。
學校組建“黨員實驗先鋒隊”,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實現學校教育教學更加高效、辦學水平大幅提升。廈門實驗中學辦學五年高分通過福建省一級達標高中評估驗收,辦學七年即成為省示范高中建設校,辦學八年即被確立為省人文特色高中。
學校堅持黨旗指引傳統文化走好“守護、傳承、創新”之路,率先開設八閩大地第一個京劇班,創辦潯江書畫院、開設書法課程,打造繞線編織、古法造紙等非遺課程。
7、廈門市第一幼兒園黨支部?
爭當“好老師、好阿姨”蔚然成風?
幸福一幼?師德先行
[品牌簡介] 用過硬的師德情操感染周邊的人,形成“黨建+師德、黨建+近鄰”創建雙模式,用有溫度的教育,帶來有質感的幸福。
一幼將“內塑師魂”作為黨建品牌內核,全面實施師德師風建設,形成“仿紅燭照亮人生起點”師德文化,爭當“好老師、好阿姨”蔚然成風。
黨員們融合團隊力量,勇當隊伍先鋒,用定師德標準、學師德先鋒、養書卷之氣等形式豐厚師德內涵;用“身邊的好老師”評選活動塑造師德形象;用“雙培養”平臺強師資梯隊。
這家幼兒園用“紅色基因代代傳 根正苗紅一幼星”“一幼星品格教育動漫系列”等品德教育貫穿教學全程,精心創設適宜幼兒發展的學習生活環境,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當師德師風成為一種文化,與“遠親不如近鄰”的優良傳統交融,一幼黨建風格更近民生,更有溫度?!皭圬冗?、好資源、感情深”三條近鄰射線破解了人際陌生化、組織碎片化等短板問題,形成了溫情的近鄰黨建新模式,使品牌建設更具廣闊性和生命力。
一幼說,自黨建品牌創建以來,幼兒園在思明區歷屆好老師、杰出校長、首屆師德標兵評選中,均榜上有名。并涌現出省市各層級名師16人。
8、廈門金安教育集團金安小學黨支部?
“三金工程”構建黨建工作新體制?
金聲心韻
[品牌簡介] “金聲心韻”以“紅、金、藍”三色為基本色:“紅”色寓意傳播黨建“正能量”,校準“思想”坐標;“金”色寓意教書育人“真情懷”,挺立“價值”坐標;“藍”色寓意校園生活“新生態”,錨定“奮斗”坐標。
金安小學以黨員“三金(金導師、金話筒、金創意)工程”為平臺,建立“金導師,心守護”黨員能量工作站,用黨建溫暖團建隊建;創建“金話筒,心能量”黨員、學生、家長宣講團,凝心聚力促發展;開展“金創意,心向往”紅色作品創作展,引領奮斗新航向。
以“黨史學習教育”等為契機,共讀“紅色經典”;開展金色“主題開放日”“能量工作站”“智慧好點子”主題黨日活動。
推進學習、服務型黨組織建設,以“黨群共建”為依托,即“黨員掛鉤年段”“班子聯系教研組”結對共進,構建“同向、同步、同心”“合拍、合心、合力”的黨建工作新體制。
金安小學還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多角度檢視問題,即知即改。
9、廈門城市職業學院人工智能學院黨總支?
黨建+專業同頻?優秀學子不斷涌現?
大ai育人?培zhi啟能
[品牌簡介] ai既是“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英語首字母縮寫,同時也是“愛”的漢語拼音,寓意著學院教師用心用情培育學生,助其成才,人生騰飛; zhi代表著志氣的志,職業的職,知識的知,智慧的智,禁止的止,素質和質量的質,寓意著我們要培養具有報國之志、職業新知、通達智慧、行有所止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廈門城院人工智能黨總支形成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愛國主義教育為核心,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弘揚蓋軍銜精神、大帆船精神為主導的點面結合、分層次多形式、全覆蓋全過程常態化的理想信念教育機制。
廈門城院人工智能黨總支以教師掛鉤學生宿舍、1+N師生結對、教工支部與學生支部共建為抓手,牢固樹立教師“大愛育人”教育理念;近年來隊伍建設成效顯著,培養省專業帶頭人3名,省杰青2名,省優秀教師2名,雙帶頭人被評為市“黨員名師先鋒崗”。
通過“黨建+專業建設”同向同頻工作機制,獲得省教學成果一等獎;云計算專業群列為省雙高 (A類)項目;分專業排名達到全國第二(2022年度)、第五(2022年度)。崗課賽證融通的育人模式成績喜人,2022年,獲得全國職業技能大賽一等獎,實現廈門市國賽一等獎零的突破,在今年金磚國家職業技能大賽上,獲得了福建省唯一的金牌。
這個學院畢業生中涌現出全國優秀共青團員、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省創業之星、廈門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地方人大代表等,許多成為單位的技術骨干、鄉村的振興能手,畢業生就業率、專升本率多年來名列全校前列,22屆畢業生留廈就業率達到66%。
10、廈門市特殊教育學校黨支部?
有愛的教育?拓寬學生就業之路?
三心領航?三特扶持
[品牌簡介] 以凝聚愛心,關愛特殊學生,扶持教育教學,促進個性發展;永葆耐心,扶持特殊家庭,整合支撐資源,構建支持系統;滿懷信心,扶持終身就業,煥發生命價值,推廣特殊經驗,扎實推進特殊教育高質量內涵發展新要求。
廈門特殊教育老師們深知,1位特教老師的職業生涯至多有24名學生,他們尊重差異,一生一案,怎么去彩票店買球,精準評估、動態評價,九八世界杯有沒有買球的,分層分類開展有針對性的職業教育,開設閩南磚雕、制香、立體紙玩、漆畫等獨具特色的職業課程。
特教學校為學生成立“聾人管弦樂”、無聲合唱團,攜手廈門博物館進行“手語說廈博”等,促進特殊學生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質,掌握適應發展所需的知識技能。疫情期間,支部組織本校教職工提供手語翻譯以及專業知識支持等志愿服務,為特殊群體核酸檢測提供便利。
特教學校還努力創造機會讓家長“喘息”,例如建設“家長休息室”,讓家長溝通育兒經驗,又能共同探討家庭教育之路。開通特殊學生家長支持服務熱線,撰寫《特殊孩子家長支持手冊》,為家長提供手語培訓。開創“志愿者陪讀項目”,創設“特殊學生支持性就業志愿服務項目”,扶持特殊家庭,切實減輕家庭負擔,通過專業有愛的教育,讓學生掌握一技之長,拓寬畢業之路, “職業教育立體式支持模式的創新與實踐”成果獲福建省職業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特教首個,省內唯一),形成特殊學生職業教育發展“福建經驗”并在多個城市推廣應用。
特教學校聽力障礙學生超98%考取高等院校,就業率100%;心智障礙學生就業率60%,全國領先。
熱門標簽
丹江口市第一中學_丹江口市第一中學中文網_丹江口市第一中學校園網 Copyright@ 2018-2022 http://www.fafibags.com
Copyright © 2002-2022 丹江口市第一中學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號 : 鄂ICP備07004022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