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上方臺山發布,關注并設星標,請到文末點個贊2022年4月28日江門日報B04版
臺山市第一中學
百年學府正芳華 成風化人顯擔當臺山一中恢宏典雅的教學大樓。陳方歡 攝
誕生于1909年的臺山市第一中學(下稱,臺山一中)如今已113歲。
這所百年學府,一磚一瓦、一草一木,承載著華僑愛國愛鄉的精神,沉淀為新時代“愛國愛校、勤教勤學”的臺山一中校訓。
這所百年學府,經歷過戰爭,見證了新生,記錄著復興,凝結為新時代師生鼓足干勁再拼搏的決心。
在臺山正努力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當下,臺山一中以“六好”標準扎實創建文明校園,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引,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服務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增強綜合素質為目標,完善校園設施建設,深化校園文化建設內涵,讓文明之風吹遍校園。
綠色校園“潤物細無聲”
播撒文明種子
“廣東有個臺山縣,臺山縣有間臺山一中,校舍宏偉漂亮,可以與集美中學媲美,到廣東去的同志,爭取到臺山一中看看?!边@是周恩來總理1958年視察臺山一中后給出的評價。
臺山一中依山而建,校舍巍峨雄偉,既有古樸典雅的質感,亦具現代風格,堪稱僑鄉洋樓的典范之作。校園內,樹木蔥蘢,繁花似錦,有“園林式校園”之稱。
恢宏典雅的教學大樓是省重點文物保護建筑。風雨洗禮,依然掩不住其美麗風姿。教學大樓門樓以希臘式愛奧尼亞柱裝飾,氣勢恢宏。正方形、橢圓形、長方形的窗子布局精當,白色的墻壁配上黑色的窗戶,古樸典雅,與門樓的設計和諧統一,拱形花飾、頂飾古樸莊重。教學樓后是紗帽山。山間林木蔥蘢,鳥鳴四起。學校的另一標志性建筑——圖書館隱沒于樹林之中,紅墻綠瓦,重檐攢尖頂,歐式建筑恰到好處地融合著中國傳統建筑的風格。
值得一提的是,臺山一中是一個“園林式”的校園。紗帽山上仍保留有成片的原始森林,樹齡超過100年的名木古樹有21棵,校內綠化面積超過60%,鳥語花香,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曾被評為“全國綠化模范單位”。
優雅的校園環境成為育人凈土。文明校園建設過程中,臺山一中將校園文化內涵延伸到校園生活的各個板塊,以醒目的宣傳牌、口號、標語點綴出校園文化的特質,讓師生在自然、優美、和諧的校園環境中體味人與自然的關系,于“潤物細無聲”中感受與踐行文明。
校史館以德潤心
傳承厚重文化積淀
臺山一中的校園建筑,不僅美麗典雅,更是臺山華僑愛國精神的集中體現。
早在1926年,本著“興學育才,振興家國”的愛國宗旨,加拿大邑僑9000多人,合捐約24.9萬加幣,興建了包括教學大樓在內的第一批校舍,實現了臺山一中從破爛的文廟到宏偉建筑的華麗轉身。
百年學府,百年優良傳統,百年文化積淀。近年來,臺山一中高度重視僑情校史教育,不僅做好歷史碑銘、校舍洋樓的保護,并常常舉辦校史、校友事跡等校園文化展覽,在學生中厚植愛國愛鄉愛校的情懷。
2022年,臺山一中110周年校慶之際,由86年老校舍——第一宿舍活化改造而成的校史館正式亮相。校史館通過對臺山一中建校百年來重點歷史文物的保存、展示與介紹,展現該校百年發展足跡、豐厚的文化底蘊,讓師生體會華僑“興學育才,振興家國”的精神內涵,讓沉淀百年的校園文化得到傳承與發揚。
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鑄魂。臺山一中不僅將校史展覽作為愛校教育基地,還設立“伍舜德精神獎”“臺中最美少年”等系列學習榜樣獎項,并以華僑奮斗史、校友愛校情為題材舉行系列教學活動,對全體學生進行精神的洗禮,培養學生崇高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激勵學生不斷追求卓越。
踐行人本教育
培養時代新人
百年來,臺山一中培養學子超過七萬人,其中有中國科學院院士蔡睿賢、中國音樂評論家李凌、中國科學大學原副校長李云揚、著名版畫家黃新波等人。七萬人學子奔向祖國最需要的地方,投身于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中,奮斗不息。
發展至今,臺山一中秉承著“愛國愛校、勤教勤學”的校訓,上下同心謀發展,潛心鉆研求進步。近年來,臺山一中高考成績優異,多名優秀學子進入清華、北大等著名高校。在2022年高考中,臺山一中本科上線人數創歷史新高,達1164人,連續多年突破千人大關。
值得關注的是,位于僑鄉的臺山一中,結合臺山本地實際,在英語教學和排球運動上形成特色教學經驗。
臺山一中與澳大利亞、香港等地三所中學結為姐妹學校。該校英語科組借鑒學習姐妹學校的教學理念和做法,并積極開發校本讀本,讓學生的英語整體素質得到提升。
臺山一中重視排球運動,排球基礎十分扎實。早在1980年,臺山一中排球隊就曾出賽第九屆世界中學生排球賽,并獲得男子亞軍的傲人成績。如今,該校學生人人會打排球,排球被列為必修體育課程。依托排球運動,讓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
當下,該校更是創新模式探索新時代排球人才的培養與發展。該校沙灘排球隊2名隊員因表現出色被選入國家隊。今年5月,他們將代表國家出賽第十九屆世界中學生夏季運動會,一展臺山一中排球人的風采。
臺山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
打造群眾身邊的“精神加油站”基層黨員代表到臺山好人館參觀學習。陳素敏 攝
在臺山市臺城街道石化路上的臺山好人館,這里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示100位臺山市各級“道德模范”和好人的事跡,是江門地區首個好人館。好人館附近,坐落著臺山市書畫院;另一側,還建了24小時自助圖書館……
充分整合各類資源,不斷拓展服務陣地。以臺山好人館為中心的臺山城區文化活動區域,集文明宣傳、學習教育等公共文化服務于一體,是臺山不斷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生動體現。
2022年10月,江門臺山作為第一批廣東省試點單位開始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并于2022年10月升級成為全國第二批試點建設單位。
群眾在哪里,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目前,臺山市共建成332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分別為1個實踐中心、17個實踐所、314個實踐站,實現三級全覆蓋,加快補齊城鄉精神文明建設短板,打造出具有僑鄉特色的文明實踐“臺山模式”。
有力度
宣傳新思想
新文化新理論
《遲來的家書》《我以我血筑長城》……這是發生在革命先烈身上的真實故事,這也是讓汶村鎮漁業村委會漁民群眾感動的動人片段。原來,這是臺山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總隊組織“百姓宣講員”利用休漁季在漁港舉辦“紅色講堂”的真實畫面?,F場紅色氣氛濃厚,觀眾熱情高漲。
推動黨的新思想落地生根、深入人心,是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首要任務。臺山多措并舉,組織宣講隊,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為平臺,定期開展理論政策宣講志愿服務活動,向市民宣講黨的科學理論、先進思想、制度優勢和各項惠民利民政策等。一場場深入淺出的理論宣講,浸潤著市民的生活。
在基層,臺山結合當地實際,設立“村口黨課”“榕樹講堂”“漁港課堂”,把歷史變故事,這種生動有趣的教育方式,讓群眾津津樂道。以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方式,傳播新思想,弘揚新風尚,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滿足群眾生產生活需求,文明實踐活動才有生命力。臺山是農業大市,以開展農業生產相關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為契機,整合各方資源,推進社會經濟發展、美麗鄉村建設。
“臺風過后,水稻很多都倒伏了。要把田里的水排干,還有病害防治?!迸_山把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禾上大講堂”設在臺山中國農業公園,志愿者攜手農業專家,共同為當地群眾送上一場涵蓋農業歷史、農業政策、農業技術的“知識盛宴”,村民獲益匪淺。
有溫度
深入移風易俗
樹立文明新風
“新時代要有新作風,我們十分贊成婚事新辦、喜事簡辦。只要我們兩個人相愛,彩禮、酒席、排場這些都不重要。相信通過我們相互扶持,共同打拼,一定會創造出美好的生活?!苯衲?月22日,臺山市民黃一平和新婚妻子在臺山市民政局領取了結婚證,并參加了當天舉行的“婚育新風進萬家”主題道德評議會,感悟現代文明婚俗的意義。
移風易俗是推動文明城市建設的加速器。近年來,臺山在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過程中,持續在倡導移風易俗、促進鄉風文明上發力,充分利用臺山好人館這一平臺,組織形式多樣的參觀學習活動,讓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故事作為正能量得到更廣泛的傳播,讓文明在臺山入腦入心、落地生根。
同時,臺山還在各鎮(街)組織開展以移風易俗、文明鄉風等為主題的實踐活動,并引導全市各村成立紅白理事會,制定紅白理事會章程,因地制宜推廣積分制鄉村治理模式,引導群眾破陳規陋習,樹文明新風。
文明實踐中心的建設,離不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和滋養。為此,臺山市成立了志愿服務促進中心,依托332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進校園、進社區、進企業,開展道德模范與身邊好人故事分享會等系列活動,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基層實踐中,潛移默化走進百姓心田融入城鄉居民自治、生產生活和工作學習中。
有深度
提煉本土文化基因
滿足群眾美好生活需求
“廣東音樂傳承了臺山文化,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臺山廣東音樂更好地傳播出去?!崩钣晷朗桥_山廣東音樂的愛好者。在學習的同時,她經常參與臺山廣東音樂的各類表演活動。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廣東音樂進社區展演活動上,包括李雨欣在內的臺山市老干部藝術團成員和李樹芬紀念中學、臺城二小的師生輪番上臺,演奏一首首悠揚動聽的經典名曲,為觀眾帶來了一場聽覺盛宴,增強市民群眾對廣東音樂的了解和認識。
臺山市文化資源豐富,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也注重提煉本土文化基因。結合“華僑文化”“排球文化”“非遺文化”“客家文化”等獨特元素,陸續開展斗山飄色巡游、客家擂糖糊比賽、臺山廣東音樂展演、九人排球比賽、粵劇傳唱、原創音樂比賽等文明實踐活動。增信心,聚民心,讓群眾在活動中感受臺山傳統文化的魅力。
深入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還需要不斷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對此,臺山也在行動。文化送下鄉,歡樂到基層。近年來,在亞博平臺買球犯法么,臺山先后推出“新時代文明實踐精品文藝展演下基層”“平語春聯進萬家”“送歡樂下基層文藝表演”“強國復興有我”僑鄉巾幗風采展示、“中國夢大家唱”等系列活動。通過舉辦多種多樣的惠民文化活動,讓群眾在“家門口”也能享受文化盛宴,感受黨和政府對基層的關懷和溫暖。
臺山市行政服務中心
“速度+溫度”擦亮政務服務“第一道窗口”“5G政務曉屋”可提供“不見面”的“可視化咨詢—可視化輔導—可視化業務辦理”全流程服務。陳素敏 攝
臺山市行政服務中心(下稱,服務中心)是政府服務群眾和企業的“第一道窗口”,也是文明城市創建的一線陣地。
以“文明創建”促進工作創新,用工作創新促進“文明創建”。近年來,該中心不斷推動文明城市創建工作與業務融合,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優化服務環境,完善軟硬件設施,提升辦事群眾和企業的獲得感和滿意度,讓文明之風從“窗口”傳遞。
服務有溫度
打造政務環境新高地
“您好!請坐!請問要辦理什么業務?”“好的!您的業務已經辦理妥當。請問還有什么需要幫忙嗎?”……在服務中心,專業、溫暖的服務聲音此起彼伏。
2022年1月,位于臺山市臺城街道的臺山市行政服務中心全新亮相,“顏值”大幅提升,服務全面升級,讓人眼前一亮。發展至今,該中心已成為臺山全市最大的綜合性對外服務窗口,單日業務辦理人流量達1500人次。
該中心的一、二、三層為政務服務大廳,設辦稅服務大廳、社保經辦大廳及綜合服務大廳,其中綜合服務大廳設置“不動產服務類”“社會民生類”“商事登記類”“投資建設項目審批類”“市政公用服務類”等綜合窗口。各樓層辦事大廳寬敞明亮,各類指引標識明確清晰。辦事大廳采用無聲排隊叫號系統,群眾有序等待,根據LED屏顯示的內容,快速到窗口辦理業務。
此外,服務中心還提供多項人性化服務——內設“愛心媽媽小屋”,配置帶安全扣的嬰兒尿布臺、提供熱水和洗手液的洗手臺、嬰兒床等設備,專供哺乳期女士使用。每層均設有殘疾人專用廁所,方便有需要的群眾使用。各樓層辦事大廳兩側配有茶水間。
為了方便群眾,服務中心還在三層辦事大廳打造便民服務區,提供免費復印、打印、掃描、上傳、照相等服務。如今,服務區每天惠及超500人次。
“一門式”“網上辦”
打造便民利企新常態
“沒想到只跑一次,事情就辦好了!”日前,在家鄉找到商機,把公司從東莞遷回臺山的林誠活,只來了一次,就在服務中心辦好了所有手續,領到了營業執照。
“我原以為需要一個星期才能辦完手續,沒想到一個下午就可以拿到營業執照和公章?!睆南愀刍丶亦l臺山創業的袁日佳,僅用半天時間,就在服務中心順利拿到了營業執照和公章,對服務十分滿意。
長隊如龍的現象沒有了,吵鬧喧囂的場景不見了。自該中心啟用以來,辦事群眾感受最深的,除了環境硬件上的提升外,更有“數字政府”改革帶來的方便和快捷的變化。
實現“一門式”。目前,共有稅務、社保、不動產等34個部門單位進駐該中心,可集中辦理事項1200項,大大提高了群眾的辦事便利度。
實現“一窗式”。依托江門市政務服務一體化平臺,服務中心實施“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服務模式改革,推行“不見面”審批。
此外,為了讓群眾辦事“只跑一次”,服務中心提供“網上辦”“指尖辦”和郵政快遞免費送達、自助終端辦理等方式,提高“最多跑一次”事項的范圍和比例,增加線上辦理事項,有效避免群眾來回奔波。
在部分重點工作領域,該中心更是大力提速增效。如,為了提升開辦企業便利度,該中心打通部門信息共享通道,實現一般經營性企業開辦1天辦結。窗口設立至今,企業開辦“一窗通辦”共受理業務4450宗。又如,加快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實現工程建設項目“一個窗口”“一站式”服務與管理。目前,工程建設項目綜合窗口已受理2494個事項申報,竣工聯合驗收業務106宗。
乘著“數字政府”改革的東風,服務中心以信息化、智能化的手段來破解政務服務中的瓶頸,讓政務服務速度大大提升。
建強隊伍顯態度
打造政務服務新標桿
面對市民群眾需求,如何讓政務辦理更貼心,是服務中心需要不斷優化的工作。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去年以來,服務中心不斷提升服務水平,2022年歐冠在哪買球,完成24小時自助服務區升級改造,應用“健康防疫核驗系統”,實行“中午不打烊”延時服務等,推進政務服務便民化。
在服務中心一樓,設有江門地區首個“5G政務曉屋”。在這里,群眾可運用5G、遠程視頻、遠程協助等技術進行業務辦理,享受“不見面”的“可視化咨詢—可視化輔導—可視化業務辦理”全流程服務。目前,2022世界杯外圍買球分析,“5G政務曉屋”提供稅務、不動產、社保、市場監管等6個部門35項高頻政務服務事項的咨詢辦理,廣東政務服務網和“粵省事”“粵商通”的導辦服務。
溫情的政務服務還體現在服務中心的每一個人身上,每一個窗口前。近年來,服務中心不斷抓實人員隊伍建設。一方面,完善了《臺山市人民政府行政服務中心大廳管理辦法》《臺山市人民政府行政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服務規范》等服務制度,推動人員管理制度化、規范化。另一方面,還堅持組織開展“服務之星”“年度優秀工作者”“黨員先鋒崗”“青年文明號”等評比、創建工作,舉辦政務服務能力專題培訓班等業務培訓活動,調動干部職工的工作熱情,形成正向激勵的良性循環,推動政務服務水平持續提升。
臺山發布編輯部
原標題:《厚植文明沃土 凝聚奮進力量!臺山打造文明城市創建示范點》
熱門標簽
丹江口市第一中學_丹江口市第一中學中文網_丹江口市第一中學校園網 Copyright@ 2018-2022 http://www.fafibags.com
Copyright © 2002-2022 丹江口市第一中學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號 : 鄂ICP備07004022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