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write('
')
原標題:經典新傳承,科技新力量,出海新路徑 廣東奮力打造嶺南文化新高地
廣州,珠江,白鵝潭畔,一座形如“巨輪”的建筑在波光水影中逐漸成型。按照計劃,這座廣東美術館、廣東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廣東文學館“三館合一”的“巨輪”將在2023年8月完工,成為嶺南文化的又一標志性建筑。
巍巍巨輪,破浪前行——廣東是嶺南文化的發祥地。改革開放以來,廣東用一系列帶著海韻、珠氣、魚腥味的文學、影視、音樂、美術等作品在全國掀起了一陣陣風潮。近年來,廣東實施《廣東省建設文化強省三年行動方案》等規劃、政策,以傳承嶺南文脈為主軸,以粵港澳大灣區為主陣地,為經典打開新的傳承之門,為傳統插上新的科技翅膀,為中華文化走向海外開辟新的路徑,文英薈萃、富有創新活力的“嶺南文化新高地”逐漸成型。
新作品:傳統文化創新表達實現“破圈”
御風飛行的白蛇青蛇、白雪皚皚的昆侖山頂、水墨畫風的江南美景、滔天巨浪之下的金山寺……2022年,粵劇電影《白蛇傳·情》充分運用電影特效、4K全景聲等視聽技術,歐洲杯買球app,以瑰麗的視覺奇觀展現傳說故事白蛇傳的神奇想象。電影上映不到20天就刷新了中國影史戲曲類電影的票房紀錄,更是以中國傳統藝術與現代電影技術碰撞出的絢麗火花和獨特魅力征服了眾多年輕觀眾。
“畫面震撼”“特效滿分”“太有韻味”“耳目一新”等,成為觀眾評價這部電影的高頻詞匯。統計數據顯示,《白蛇傳·情》觀影群體以青少年為主,35歲以下占比近九成,實現了傳統題材和粵劇對于年輕群體的“破圈”。
“主創團隊一開始就明確充分運用現代電影技術進行創新呈現,拍一部足以打動年輕人的電影?!敝榻娪凹瘓F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垂林說,傳統戲曲電影往往局限于戲曲圈子,而中老年戲迷更愿意欣賞舞臺藝術,所以戲曲電影往往票房慘淡。創造性表達使電影《白蛇傳·情》具備“破圈”的可能,實現戲曲電影受眾圈層的突破。
粵劇電影《白蛇傳·情》,是近年來嶺南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探索的一次成功嘗試。從粵劇到詠春,打有深厚嶺南文化烙印的元素,正在通過新的作品與新的表現形式,收獲觀眾的“芳心”。
“戲內”電影里的“葉師父”遠赴他鄉,懷抱“詠春堂”牌匾踏入群雄林立的武館街,只為開詠春的一扇門;“戲外”舞臺上的片場中,劇組眾人同樣懷抱夢想奔赴山海,只為追尋心中那一束光……12月22日至25日,作為2022年度國家藝術資金和深圳市宣傳文化基金共同資助的項目,舞劇《詠春》在深圳首演。
令觀眾耳目一新的是,劇目不僅展現了舞劇精神與武術精神碰撞的獨特魅力,也鏈接傳統與現代,創新融合了嶺南文化和國家級非遺詠春拳與香云紗,不僅以舞蹈呼吁對廣東優秀文化的保護、活化、傳承,更以兩大非物質文化遺產為載體,凸顯“嶺南文脈”。
“雙線敘事的結構,兩個時代的故事與人,在劇中彼此呼應和共振。這個故事因‘英雄’而來,由‘追光者’而展開,最終落在‘理想’。這與深圳的城市精神一脈相承?!薄对伌骸肪巹●T雙白說。
流傳千年的愛情絕唱梁祝融合中國傳統雜技,用令人耳目一新的方式進行重新演繹的雜技劇《化·蝶》;取材自廣東大型企業,展現現代通信技術30年變遷的話劇《大道》;以“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為故事原型的話劇《深?!?;講述上世紀30年代廣東名曲《賽龍奪錦》的傳承故事,展示廣東音樂人傳承發展民族音樂不懈努力以及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舞劇《沙灣往事》;講述擁有“舞獅夢”的少年打破偏見、逆風翻盤創造奇跡的動畫電影《雄獅少年》……近年來,廣東推動嶺南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突出抓好以嶺南革命文化、先進文化、傳統文化等文化資源為內容、體現地方文化特色底蘊、彰顯廣東文化形象的文藝創作,一批口碑叫好、市場叫座的文藝作品“出圈”走紅,引爆年輕人觀看熱潮。
新力量:科技、互聯網企業創新能量迸發
這是一個長長的清單:電視劇《掃黑風暴》成為現象級“爆款”,收視率突破1%,線上累計播放量56.2億次;網絡劇《你是我的榮耀》累計播放量46.1億次,微博主話題閱讀量53.9億,相關話題討論度超過2億;網絡電影《幸存者1937》累計播放量1.4億次,抖音、快手短視頻播放量超過20億次;網絡綜藝節目《忘不了農場》《一往無前的藍》累計播放量超過10億次……
熱門標簽
丹江口市第一中學_丹江口市第一中學中文網_丹江口市第一中學校園網 Copyright@ 2018-2022 http://www.fafibags.com
Copyright © 2002-2022 丹江口市第一中學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號 : 鄂ICP備07004022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