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write('
')
原創 星球研究所 星球研究所
提及遵義
會議之城或許是大家的第一印象
但在血色的風采之下
遵義更有山水碧色的精彩
它有蒼山千里
孕育出羨煞別城的兩處世界遺產
赤水丹霞和播州海龍屯遺址
堪稱響當當的遵義王牌
(請橫屏觀看,遵義赤水丹霞,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
它有江河百轉
境內水系密布,草木蔚然
貴州全省11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遵義一市就占據5席
還有7處國家級濕地公園
6處國家級森林公園
(穿梭于密林中的芙蓉江,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
▼紅色之外的遵義
究竟藏有怎樣的驚喜?
01
蒼山千里
遵義地處貴州北部
位于在四川盆地與貴州高原交接處
(遵義地形示意,制圖@鐘雨恬&陳志浩/星球研究所)
▼
巍峨的大婁山自西南向東北橫亙遵義
構成了遵義的骨架
將全域劃成南北兩部分
(請橫屏觀看,連綿的大婁山,攝影師@令狐昌敏)
▼
東南部開闊平緩
丘陵和寬谷盆地坐落其間
這里壩子集中
很早就種植有各類農作物
(四周高、中部低的小型盆地,遵義地方俗稱為“壩子”。下圖為遵義鳳岡縣大連村黃樂壩的水稻已然成熟,攝影師@羅星漢)
▼
西北部分布有大婁山脈的三支
蒼山崔巍,雄關聳立
有如金鼎山
群峰峻峨,削立萬仞
古時尊為"群龍"祖山
(金鼎山曾名"九龍山”,為黔北佛教名山,攝影師@胡博)
▼
如桐梓堯龍山
山峰聳峙,直插天際
(堯龍山,攝影師@陳興年)
▼
又如習水飛鴿
林木蒼翠,云海茫茫
(請橫屏觀看,習水飛鴿景區,攝影師@何峰)
▼
險峻的山體
成為了保護遵義的天然城墻
巍巍婁山關
"萬峰插天,中通一線“
儼然城墻最險要的關隘
(婁山關處于大婁山主脈的脊梁上,東西兩側為小尖山鎖峙,氣勢磅礴,攝影師@胡博)
▼
這里北鄰中原蜀地
南扼貴州高原
樞紐位置使遵義為兵家必爭之地
并不斷游走于中原和邊地之間
先秦之時
這里歸屬于神秘的夜郎古國
雖然歷經漫長歲月
夜郎文化早已沒于史海
但作為故國的原生居民
仡佬族如今的祭祀儀典中
依然延續著遠古的記憶
(務川九天母石,是仡佬人祭天朝祖的圣地,攝影師@李旭義)
▼
時至秦漢,天下歸于一統
以尹珍為首的“漢三賢”
設館講學,沾溉后人
讓中原之風翻越巍巍婁山
形成影響深遠的尹珍文化
(尹珍號稱“南中國的孔夫子”,是遵義的文化先驅。下圖為遵義三閣公園的尹珍堂和文昌閣,足球買讓球贏怎么買,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
唐末,播州先有土著叛亂
后又為南詔攻陷
為此,羅榮、楊端相繼奉命入播平亂
但也開啟了長達八百余年的割據時代
自此,朝廷只能遙領山谷
播州成為地方政權的“獨立王國”
(播州為唐朝在遵義的建置,從唐至明播州之名歷經962年?,旇綘I盤為地處遵義鳳岡的古代軍事寨堡,下圖為俯瞰瑪瑙山遺址核心區的堡墻和古宅,攝影師@趙揭宇)
▼
然而,來自中原的楊氏家族
并不滿足于據山自守
他們一面尊儒學,辦學校
一面任用少數民族將士
尤其13代領主楊粲[càn]時期
已然繁榮安定,號稱“播州盛世”
形成多元融合之土司文化
(南宋播州安撫使楊粲墓,攝影師@王璐)
▼
楊氏土司始終未忘家國
至15代領主楊文
正值蒙古鐵騎進逼
楊文決定避敵鋒芒,退居山險
以山地優勢對抗草原騎兵
遂于龍巖山上砌筑堡壘
是為海龍屯
(海龍屯飛虎關36級天梯,每級臺階高達半米,整體坡度達30度,攝影師@徐孟)
▼
其后蒙古大軍從始至終
未敢進攻播州分厘
巍峨的海龍囤
就是播州家國血性的見證
(海龍屯依山就勢,巧借天險,2022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下圖為海龍屯遺址示意圖,制圖@劉志鵬/星球研究所)
▼
然而,再堅固的堡壘
也難以阻擋統一的歷史趨勢
明末,播州末代領主楊應龍和朝廷對立
萬歷帝于是發動平播之役
并實施改土歸流
楊氏土司最終迎來了命運的終結
(改土歸流指廢除少數民族地區的土司首領,改由中央委派流官直接進行統治。下圖為明萬歷平播之役示意,制圖@鐘雨恬/星球研究所)
▼
改土歸流的數百年后
遵義文化再攀高峰
一批優秀著作在江畔沙洲問世
甚至孕育出早期近代思想的種子
是為沙灘文化
(遵義禹門村黎庶昌故居,沙灘文化以鄭珍、莫友芝、黎庶昌為代表,攝影師@胡博)
▼
時至民國
遵義復為割據之勢
各路軍閥派系眾多
紅軍長征至此
召開了生死攸關的遵義會議
其后又利用地勢靈活運動
徹底扭轉了戰局
(紅一方面軍四渡赤水示意,競彩258怎么買球,制圖@鐘雨恬/星球研究所)
▼
如果說千里婁山是遵義剛強的脊梁
在一次次戰爭與沖突中
奠定了黔北重鎮的歷史風采
那遍布的江河就是遵義的血液
連接著人們的交往與生活
化作柔腸,百轉流去
02
江水百轉
千里婁山
延緩外界進入的腳步
也讓來自海洋的暖濕氣流在此駐足
為遵義帶來較為溫暖多雨的氣候
(湄潭縣云遮霧繞的茶海,攝影師@徐孟)
▼
充沛的雨量
匯集為一條條江河
呈放射狀四散流趟
(遵義水系示意,制圖@鐘雨恬&陳志浩/星球研究所)
▼
在漫長歲月中
條條江河、滴滴雨水
用溫婉又無聲的力量
塑造了遵義多樣的地貌
占全境70%的碳酸鹽巖
受到降雨溶蝕
形成百花齊放的巖溶地貌
(遵義喀斯特地貌分布示意,制圖@鐘雨恬&陳志浩/星球研究所)
▼
地面之上
水流沿著巖石表面流動
溶蝕出一座座峰叢、峰林
(烏江寨坐落于峰叢之中,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
還有雄偉壯觀的天生橋
(貴州遵義鄨水天云門,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
雨水又通過各種縫隙、孔洞深入地表
溶蝕出豐富的地下王國
譬如雙河溶洞
總長度達238公里
榮登亞洲第一長的洞穴系統
(綏陽雙河洞,攝影師@趙揭宇)
▼
在西北隅的赤水一帶
紅色沉積巖經過水流長期沖刷
形成陡壁懸崖,是為赤水丹霞
河流從高崖落下
形成壯觀的丹霞瀑布
赤水大瀑布
高76.2米,寬80米
氣貫長虹,響聲震天
(赤水大瀑布,又名十丈洞瀑布,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
佛光巖瀑布
高132米,寬有10數米
飛瀑從高聳的丹崖赤壁上落下
氣勢磅礴,恢弘壯麗
(佛光巖瀑布,攝影師@蹇廣宏)
▼
美人梳瀑布
又是另一種性格
其水流均勻,嫻靜文雅
被譽為中國簾狀瀑布的代表
(中洞瀑布,又名美人梳瀑布,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
而當座座瀑布連起
便合為壯美的瀑布景觀長卷
(四洞溝瀑布,因由四級瀑布組成得名。下圖為第四級的白龍潭瀑布,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
濕熱中自由生長的綠植
附著在紅巖之上
綠海與丹霞相映成趣
(丹山林海相間的赤水丹霞,攝影師@佐螞)
▼
山清水秀的環境
也讓生活在這里的人們
找到安居樂業的家園
(鳳岡縣新建鎮長磧[qì]古寨,攝影師@楊家林)
▼
盡管背靠富庶的巴蜀
但人們長期依賴的陸路古道
穿谷越嶺,崎嶇不便
并不利于商貿往來
(遵義桐梓縣72道拐,作為現代公路依然異常險峻,號稱“魔鬼路段”,足見過去陸路交通之艱難,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
貴州自古缺鹽,而四川產鹽頗豐
為了運銷食鹽等稀缺產品
連接川黔的航道終于得以疏浚
至清乾隆期間
川黔邊界已有四大鹽運口岸
人們借助水路的東風
開啟水運+陸運的聯動
其中最重要的仁岸與綦岸通道
都要經過遵義
(川鹽入黔示意,制圖@鐘雨恬/星球研究所)
▼
四大鹽岸中份額最重當屬仁懷口岸
以赤水航道,體彩線上可以買球嗎,北連四川自流貢井
以陸路驛道,南通貴州腹地
赤水河沿線由此商貿興盛
一個個商業市鎮迅速崛起
(土城鎮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歷史上是赤水河中游川鹽入黔的重要碼頭,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
地處仁岸要沖的茅臺鎮
成為赤水河航道的終點
從茅臺鎮起,需要以陸運馬駝運往貴州腹地
正所謂“川鹽走貴州,秦商聚茅臺”
四面八方的商旅云集
使茅臺鎮日漸興盛
(請橫屏觀看,暮色中的茅臺鎮,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
時至近代,現代交通的需求
繼續催生了連接兩省的川黔公路
而在抗戰時期
這條公路成為大后方物資命脈的一環
一大批機構向西內遷
遵義成為抗日后方重鎮
(桐梓中華民國海軍學校舊址,攝影師@羅興漢)
▼
其中影響最大者,莫過于浙江大學
抗戰爆發后
浙大一遷浙西,二遷贛中
三遷桂北,四遷黔北
進行“一支文軍的長征”
最后落腳于遵義
(湄潭文廟,曾作為浙江大學遷遵辦學期間的分部,攝影師@羅德雄)
▼
至今日,通道再次升級
形成水陸空一體化交通網絡
川黔鐵路、渝貴鐵路縱貫全境
赤水河航道可直通長江
作為西部陸海新通道的一環
來自重慶的大宗貨物
可以直抵兩廣出海
遵義本土的茶葉、白酒等優質產品
也可直通海外
(翻越山河的條條通道,攝影師@王璐)
▼
而一條條平坦美麗的鄉村公路
串起著散落山中的萬千村落
將家和世界相連
(遵義的鄉村公路,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
千里蒼山,百轉江水
正是600余萬遵義人的家園
03
山水人間
優美的山水之間
是眾多生靈的世界
生長于侏羅紀的桫欏[suōluó]
起源于白堊紀的松、粗榧[fěi]
起源于第三系的銀杉、珙桐
古老的孑遺植物生長在此
(赤水桫欏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國家旅游局授予“中國侏羅紀公園”。下圖為赤水桫欏,攝影師@萬瑞)
▼
黑葉猴、林麝、大靈貓
各類珍稀野生動物也棲息于此
(綏陽寬闊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原始森林中的黑領噪鹛,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
生于斯,長于斯的遵義人
更懂得成就山水之美
也深諳自然風味之道
在遵義南部
丘陵延綿,平壩集中
氣候溫和,水熱同季
種植著土生土長的水稻
(遵義播州區團溪鎮白果貢米基地,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
漂洋過海而來的辣椒
也在這找到適宜生長的土壤
(辣椒的老家原在美洲地區,后來在貴州安家。下圖為遵義繁忙的辣椒加工廠,攝影師@黃?。?/p>
▼
在遵義東部
因背靠山勢,直面南方的暖濕氣流
故而多雨寡照
如此環境正適合茶樹生長
尤其湄潭,鳳岡,余慶一帶
簡直是茶樹的天堂
(萬畝茶園的清晨,攝影師@楊國慶)
▼
而在遵義西部
山高谷深,地表破碎
不利于大面積農耕
遵義人卻發現
赤水河谷生長的紅纓子糯高粱
雖質地較硬,不宜直接食用
卻有著比例合理的糖分和單寧
耐得了高溫,最適合釀酒
(攤晾高粱,圖片來源@貴州茅臺)
▼
與此同時
這里遍布孔隙密集的紅層
地下和地表的水流
將巖層中的礦物成分帶入赤水
又經過孔隙層層過濾
成為純凈可口的優質水源
(赤水河流域的溪流,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
一杯美酒,一盞清茶,一捧辣椒
便是遵義人快意優哉的生活
(遵義大同古鎮的茶酒生活,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
遵義
有著山一般的剛強
危險!遵義一挖掘機連人帶車,墜下50米山坡!...
遵義開始投放限價抗原檢測盒!提醒:不要扎堆...
遵義紅花崗區:精準服務守護紅城“夕陽”...
關于進一步優化遵義市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
遵義發布最新人事任免,涉及多名干部...
直播間秒殺活動為什么你總也搶不到?...
遵義市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疫情防控最新情況...
遵義新增59例?六盤水新增19例?畢節新增32例?...
遵義中心城區“11·27”疫情形勢總體趨于穩定...
11月19日遵義桐梓縣疫情最新消息:昨日新增29例...
貴州11月18日新增本土確診病例6例、本土無癥狀...
貴州昨日新增確診病例6例、無癥狀感染者44例...
農發行遵義分行開展“金融知識普及月 金融知識...
遵義市召開2022年119消防宣傳月新聞發布會...
貴州省體操運動管理中心到遵義市開展調研工作...
貴州省遵義市務川自治縣從創建“鄉村振興服務...
貴州遵義:邁步從頭越 奮進新征程...
貴州遵義:“碼上監督·馬上辦”及時化解群眾“...
遵義市播州區新增1例無癥狀感染者,系集中隔離...
一顆煙頭換來十余日行政拘留,金華該地不到半...
熱門標簽
丹江口市第一中學_丹江口市第一中學中文網_丹江口市第一中學校園網 Copyright@ 2018-2022 http://www.fafibags.com
Copyright © 2002-2022 丹江口市第一中學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號 : 鄂ICP備07004022 網站地圖